——福清市文明建設煥發勃勃生機
福清新聞網訊8月4日(記者:高晶晶)有這樣一群人,他們的身影活躍在各項公益活動中,忙碌在救急、救難、防控疫情的現場,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,為弱勢群體送去幫助和關愛,用實際行動為城市文明添彩……他們,有一個共同的名字——志愿者,他們用一抹又一抹“志愿紅”溫暖新福清。 志愿服務活動是福清文明城市的一大亮點和特色,先后涌現了薛建波學雷鋒志愿服務隊、愛心媽媽幫幫團、福清義工協會、紅心關愛聯合會等志愿服務品牌。據不完全統計,目前,福清有志愿服務隊2145支,志愿者21.55萬人。 去年除夕,薛建波帶領團隊志愿者來到龍田新僑興養老院,為院里的孤寡老人煮年夜飯,這是薛建波團隊連續11年陪老人過除夕,為老人烹制年夜飯。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,薛建波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借助開展“陪伴孤寡行,愛在春節時”服務的契機向老年人群體普及防疫知識,發放醫療、生活物資。 “陪伴孤寡行,愛在春節時”志愿服務項目從2016年開始運行。經過數年的暖心服務,敬老愛老助老蔚然成風,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行列,讓社會充滿溫馨。 近日,“微”幫扶暖了許多留守兒童、老人們的心,這是三山鎮坑邊村“愛心媽媽·婦女微家”的志愿團隊開展的“微活動”、提供“微服務”。“愛心媽媽”團常利用周末時間組織留守兒童、貧困兒童開展閱讀、下棋、手工、跳繩等“親子”活動;在“媽媽”家里,手把手教孩子們包餃子,一起享受其樂融融的家庭聚餐……用愛守護孩子們的心靈家園。 在關愛留守兒童的同時,“愛心媽媽”一樣關心著留守老人的生活?!皨寢寕儭背I由纤⒚酌婧腿粘S闷?,看望慰問老人,還組織愛心人士上門義務理發,組織80歲以上老人在家人陪同下共享敬老愛心餐,為留守老人表演節目,讓老人們的笑容成為一道動人的風景。 在疫情防控中,她們爭當“守門員”、“宣傳員”和“服務員”,守好進村卡口、為公共場所消殺,入戶宣傳防疫知識,為隔離人員購買生活用品;在平安建設中,她們當好“安全員”,夜晚參與常態化巡更保平安工作,當好“調解員”,協助化解了兩件信訪積案,村莊進一步和諧穩定;在美麗鄉村建設中,她們當好“環衛戰士”,定期開展村主干道大掃除活動,并組織開展“垃圾分類”宣講會提高群眾的環保意識……志愿者成了群眾眼里的一道最美風景線。 自2019年成立以來,“愛心媽媽·婦女微家”以“愛”為名,凝聚女性力量,齊聚了50多名巾幗志愿者,她們用心用情傳遞溫暖大愛?!皭坌膵寢寧蛶蛨F”志愿服務項目曾獲評為福州市“最佳志愿服務項目”,團長翁淡英被推選為“福建省優秀巾幗志愿者”。 在福清,這樣的志愿服務活動的不勝枚舉,市義工協會、紅心關愛聯合會、同心關愛聯合會等眾多義工社團,常年走村入戶,開展關懷慰問貧困群眾的活動,給他們送去溫暖……多層次、多元化、開放式志愿服務項目庫,已然促進了我市志愿服務個性化與品牌化。 為將文明實踐和社會治理充分融合,整合志愿服務力量,讓更廣泛的人群參與社會治理。2018年10月,福清市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,并成立24個鎮(街)實踐所和51個村(社區)實踐站示范點。 去年底,福清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功晉升為全國試點,福州地區的全國文明單位及培育對象同福清市24個鎮(街)文明實踐所結對共建,帶動基層文明實踐所建設。一年多來,我市舉辦了1000多場志愿服務活動。尤其在防控疫情期間,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和福清各級組織發揮作用,組織志愿服務力量參與基層防控,個個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堅守防控一線,耐心勸散聚集的村民,嚴把各村、小區出入關,嚴守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。還有一些黨員志愿者化身“紅色代辦員”,為居家隔離者跑腿采購生活用品、防疫用品,千方百計滿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,解決居民的燃眉之急……構筑起堅強可靠的“紅色防疫墻”。 此外,通過“黨建超市”平臺,越來越多的黨員加入志愿者隊伍,帶動越來越多群眾成為志愿者。這些創新舉措不斷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、制度化,全市志愿服務隊伍日益壯大,服務領域不斷拓展,給基層老百姓帶去實實在在的獲得感,也讓福清的文明實踐煥發了勃勃生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