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10月19日電 據南美僑報網報道,新冠疫情對哥倫比亞工業、貿易、就業、社會平等、貧困率等方面都造成了負面影響,為改善國家現狀,哥倫比亞政府出臺了109.4萬億哥倫比亞比索的經濟振興計劃。哥倫比亞財政部長10月18日披露,目前政府為抗擊疫情的花費已占GDP的3.5%,預計年底將達到15%。 據報道,哥倫比亞財政部長阿爾貝多·卡拉基亞指出,哥倫比亞已斥資35萬億比索抗擊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,占全年GDP的3.5%,主要用于處理社會危機問題,比如對青年、老年等不同人群的救助方案、家庭退稅措施、醫療建設投入等。該金額年底預計上漲至GDP的15%。 卡拉基亞還提到,政府為保障經濟,最新出臺了一項經濟振興計劃,目標之一是在四年內通過吸納56.2萬億比索的投資,創造77.5萬個就業崗位。 哥倫比亞金融機構研究中心(ANIF)主席對政府實施的財政措施表示肯定,但他同時也指出,經濟恢復的過程是逐步的,這取決于經濟活動的活躍度。 他建議,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互相配合,在避免人群聚集的前提下,盡快開放所有的經濟領域。目前,財政部已經將2020年GDP增長目標定為-5.5%,2021年為6.6%,不少經濟學家預計,哥倫比亞的經濟增長爆發點將在2021年6月。 近期,安蒂奧基亞大學衛生經濟學小組對1758戶家庭的進行了問卷調查,其中44%的家庭都表示,他們至少需要一年時間才能回到疫情前的經濟水平。 |